立秋一过荣立通,天气转晴。过去几天的广东,暴雨如注,让人犹感心悸。即使是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雨势之集中且凶猛,让人猝不及防。气象专家统计,过去短短数天的广东,下了相当于过往汛期近半个月的降雨量。
广东原本就水系纵横,连续的滂沱雨势让多地水位突涨,进而出现洪涝险情。泥龙裹挟,漫进房屋,积水深处可行船……防汛形势之严峻、救援任务之紧张,可想而知。
暴雨下,广东人并不“孤勇”!
一声果断的“撤”,赶在泥石流吞没前,惠州惠东平山街道百丘田社区党委书记陈捷文紧急吹哨,一场“事先张扬”的紧急转移保全了10名群众的生命;
一句“不要怕,我背你!”,肇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端州大队睦岗中队民警郑伟背着受困市民赤脚蹚出“生命路”;
一次次跨过泥泞的奔跑,一双双有力的臂膀、一个个温柔的“公主抱”,消防人员、民警及民间救援力量顾不上吃饭、眯一会接着干,在洪水围困中一次次帮助群众脱险……
这场暴雨,也让我们看到了广东街坊的善良、仗义、勇敢——肇庆鼎湖山风景区突发山洪,57岁的退役军人罗振华与儿子冲进齐胸深的洪水救起被卷入洪流的保安;东莞家具厂老板黄先生深夜发现路边多辆汽车即将被淹,挨个拨打车主留在车内的电话通知挪车;广州白云区大源村山体滑坡救援期间,面点铺老板娘徐秀梅赶制300份包子热粥,只为了救援人员“吃口热乎的”……
“我必须冲在前面!”
8月4日,惠州惠东县普降暴雨,百丘田社区党委书记陈捷文巡查时发现了山体异常,他判断,大概率会发生滑坡。“撤!”面对犹豫的群众,陈捷文果断下令撤离,并联动消防紧急转移10人。百丘田社区把握住了抢险撤离的“黄金时间”。
10分钟后,山体轰然崩塌,泥石流吞没广场和房屋,而所有人已安全脱险。
"多拖一分钟,就是多赌一分风险!"陈捷文凭借多年防汛经验,精准预判险情,赢得了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守护了鲜活的生命。
“我是海军,必须冲在前面!”8月4日凌晨,汕尾陆丰市星都经济开发区文昌社区的排水沟渠被杂物堵塞,积水倒灌民宅。社区党支部书记沈泽茂抓起竹竿、系上安全绳,纵身跳入齐脖深的湍流中疏通排水沟渠。
“如果再不疏通,整片屋子都要遭殃!”疏通沟渠期间,这位39岁的退役军人一次次潜入刺骨的泥水中,手臂和腹部多处被划伤,指甲缝里也嵌满了淤泥。一小时后,积水线终于下降,而他九岁的儿子却埋怨“爸爸好傻”。沈泽茂笑着安慰:“爸爸是海军,心里有底。”从军16年,退役2年,沈泽茂把“守护”的誓言带回了家乡。走在村里,常有老人递茶喊他聊天。“群众信我,因为我是本村娃。”他说。
肇庆是本轮降雨中,广东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月4日晚间,在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民警郑伟的警车被困。在自救撤离途中,郑伟发现一辆已被水淹没至车门的轿车,一名女司机因缺氧低血糖昏迷被困车内。
“不要怕,我背你!”紧急情况下,郑伟第一时间将其救出,并在水深及腰的洪水中背着女司机艰难跋涉数百米,最终将其安全转移,同时委托路过群众协助将其送医救治。
在8月4日晚间,肇庆鼎湖山风景区突发山洪,57岁的退役军人罗振华与儿子目睹一名保安被卷入洪流。“他双手在水面抖动,我们靠近他时他的身体已经失去知觉了。”随即,父子俩冲进齐胸深的洪水,架起保安的手臂,合力将其救起。
“差点死了。”被救保安说,自己是从鼎湖山树木园值班室被洪水一路冲到获救地点的。
“幸好我捞住他……”救援过程中,罗振华的脚底被杂物割破,手机泡坏,但他却丝毫不在意。这位服役4年的老兵说:“部队‘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教育对我影响深远。在有能力救人时挺身而出,是一名退役军人和党员的本能。”而他的儿子,也在父亲的身影中读懂了“责任”二字。
“您本可以置身事外,却选择挺身而出”
8月5日的东莞塘厦,暴雨倾盆,积水汹涌。一辆粤B牌灰色轿车在塘厦大岭古隧道桥洞前熄火,顿成“孤舟”。
“车里有人!”危急关头荣立通,附近热心店主一声声呼救之下,近十位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毫不犹豫地跃入冰冷湍急的水中。
刚下夜班的李春久是第一个冲进去的。“里面有人,我来不及多想!”
水霖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老师冯国林,明知自己不谙水性,却义无反顾蹚过齐颈深的积水。“就是一个本能的反应,救人要紧!”
熟悉水性的刘立传也很快游到了车头的位置,他用双手拉住涵洞前的限高架,借力把车往浅水位置推,一次、两次……
经过一番努力后,车窗玻璃被砸开,但车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车门还是难以被打开。在此千钧一发之时,更多温暖的身影出现了——塘厦派出所民警赵庆辉、温东林,塘厦镇水务工程运营中心邓碧兴,还有更多不知名的街坊邻居……短短几分钟,那辆“孤舟”就被一双双援手紧紧“拥抱”。
“要是他们再晚来五到十秒,我可能就没命了。”事后,获救的李先生带着劫后余生的深深感恩,手写了千字感谢信。“您本可以置身事外,确保自身安全,但您们选择挺身而出,向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伸出援手,这份勇气、这份善良、这份古道热肠,闪耀着人性最本真的光辉。”
“不以善小而不为!”
暴雨之中,广东各地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东莞挨个通知车主挪车的暖心市民、肇庆逆流救人的“铲车哥”、广州白云区大源村为救援人员送去300份热食的面点铺老板娘……这些凡人星火汇聚成最动人的暖光。
“兄弟,快来挪车!”8月5日凌晨两点半,东莞黄江镇持续暴雨,积水迅速漫过街道。家具厂老板黄先生冒雨赶往工厂时,发现路边多辆汽车即将被淹。他挨个拨打车主留在车内的电话,硬是把睡梦中的车主们“拽”醒:“车要淹了,快挪!”短短半小时,十余辆车成功脱险。
随着雨势渐猛,他又主动开放自家地势较高的工厂,让无处停车的车主暂避。面对“兄弟”发来的感谢红包时,他却婉拒道:“举手之劳,不以善小而不为!”
“当时水很急,我也有点怕。”8月4日晚,肇庆端州区向阳路的涵洞已成“激流”。一辆轿车熄火被困,车内的一家三口向外呼救。31岁的沙厂老板付光路见状,立刻开动厂里唯一的铲车冲进洪水。
“只想快点把他们救下来”。他稳住铲车,让一家三口爬到铲车的挖机上。事后,他婉拒了被救者添加联系方式的请求。女儿看到视频后骄傲地说:“爸爸是英雄!”这位安徽汉子腼腆回应:“在肇庆受过很多人帮助,现在有机会也要帮别人。”
第二天一早,道路上的洪涝逐渐退去。当地一位工作人员知道他有铲车,便询问他可否投入到清淤工作中来,付光路没犹豫,一口应承下来。
“让他们有精力开展救援!”8月6日,连日的暴雨侵袭,导致广州白云区大源村山体滑坡,14名居民被困废墟之中。目睹救援车队疾驰而过,面点铺老板娘徐秀梅这才知道附近出了大事:“左邻右舍遇到这样的灾祸,自己能帮一点就是一点。”
她和员工来不及休息,便赶制300份包子热粥,随即亲自送往救援一线。把餐点送到现场后,她也立刻离开现场,虽然双方没有太多交流,但看着餐点被搬进救援人员的帐篷,徐秀梅的心也安稳了不少。
深夜的电话、逆行的铲车、热腾腾的包子……街坊邻里互相投射的一束束暖光,陌生人之间素昧平生却默契于心的一份份善意,无数的凡人善举正汇聚成一个暖意融融的广东。
如今,这一轮暴雨虽然刚刚过去,但广东仍处于汛期,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只有每个人秉持这份守望家园的信念,闻“汛”而动,以“迅”应“汛”,才能筑牢坚不可摧的“安全堤”。
统筹:李陵玻 陈杰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朱唯信 卢婉珊
出品:南都政务新闻部荣立通
启运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